

省政协委员张林
新景网讯 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是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做出的重大部署,对于充分发挥河南人口大省人力资源优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河南进入两会时间,1月15日,记者获悉,河南省政协委员张林在提案中提到,“人人持证、技能河南”的一个关键环节和衡量标准就是“持证”,因此,建立河南省职业能力考试院,规范“人人持证”尤为重要。
技能等级(职业资格)证书鉴定标准参差不齐
河南省政协委员、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张林表示,2022年以来,全省统筹整合资金47.9亿元,预计全年完成技能培训300万人次以上,新增技能人才240万人,新培养高技能人才80万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扎实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但是,长期以来,技能等级(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难以等值等效,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证书的含金量不足,证书的考核鉴定环节不够严格和规范。尤其在新的职业技能(职业资格)证书管理体制下,考核(鉴定)发证机构日益增多,质量和标准把控更加困难,会出现证书的鉴定标准参差不齐、社会认可度褒贬不一等问题。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职业技能证书的公信力,降低“技能河南”建设的质量和速度。
组建河南省职业能力考试院,保障规范化、科学化、可持续性
对此,张林建议,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牵头,联合教育、工会及其它产业主管部门和各行业协会、骨干企业等参加,组建河南省职业能力考试院,下设区域性、行业性、职业(工种)性职业能力考试中心。
河南省职业能力考试院主要负责的工作包括:相关政策制度的制定及宣传解释;各技能鉴定职业(工种)考核标准的议定及题库的建立;鉴定考核人员遴选、培训、考核及发证;各考试中心及考核鉴定基地、场地及设备的评鉴及许可;技能鉴定计划的制定、公告及办理;技能考核鉴定项目的过程监督;证书的核发及管理;协调推进技能证书在实践中的效用发挥;完善收费及经费使用制度;搭建统一的证书管理信息平台;技能证书考核鉴定先进单位及人员的奖励等。
“建立科学、规范、完善的职业能力考核鉴定机制和完善的证书管理信息化体系,将有助于保障‘人人持证’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可持续性,提高技能证书的含金量、权威性和社会认可度,确保‘技能河南’建设行稳致远,促成早日建成技能社会,为河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张林说。(大河报·豫视频记者牛洁文王新昌摄影)
关键词:
河南省 职业能力 考试院
责任编辑:青山
上一篇:河南省政协委员李远:加强中小学文化课试卷命题管理 全链条推进“双减”落地见效
下一篇:两会聚焦丨技能人才 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