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景网讯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大河报·豫视频重磅推出H5融媒创意产品《向春天进发——我与河南高铁的故事》,把春天的列车“搬上”屏幕,邀请广大网友共赴“屏上”高铁之旅,分享自己最难忘的高铁之旅。同时,我们还邀请到多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起来讲述自己的高铁故事。
【高铁故事代表委员说】
@全国人大代表郭爱和:
四通八达的高铁网,让去哪里都不再是一件难事儿
高铁是连接家与远方的交通工具,也是串联“奋斗”和“前行”的纽带。迅速蔓延的高铁脉络,不仅缩短了时空距离,也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让想去的“远方”不再因时间而“遥不可及”。昨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三彩艺术馆馆长郭爱和向记者讲述了他与高铁的故事。
“我常去景德镇学习,过去,从洛阳出发去一趟景德镇,因为没有直达高铁,乘坐飞机也需再转大巴,自驾又耗时太长,路程可谓十分‘辗转’。如今,高铁发展得越来越快,洛阳到景德镇也有了直达高铁,900多公里的路程,早上出发,下午就能到,去学习就是一张车票的事。”郭爱和说。
高铁给郭爱和带来的不仅有工作学习上的便捷,还有休闲生活上的惬意。
“早上坐高铁出发去西安东岳庙壁画看壁画、陕西历史博物馆看展览,晚上逛完大唐不夜城,坐最晚的一趟高铁回家。‘早出晚归’游西安,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儿。”郭爱和感叹道,高铁时代的不断更迭,让城市之间有如“邻里”。四通八达的高铁网,让去哪里都不再是一件难事儿。
@全国政协委员马珺:
高铁撑起了我“郑洛京”工作生活圈
昨日上午,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民革河南省委会副主委、洛阳理工学院副院长马珺对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夸赞高铁带来的变化,“坐着高铁到北京,舒服、方便,效率高”。
去年6月20日,济郑高铁濮郑段开通运营,河南率先建成了米字形高铁网,实现市市通高铁。以省会郑州为中心,至中原城市群主要城市1小时通达,与国家重点城市群、经济区实现5小时内通达。谈到高铁对工作生活带来的变化,马珺感慨多多。
“我家在郑州,工作在洛阳,经常到北京等地出差,只有高铁这种交通方式,才能支撑这种工作和生活。”马珺说。
据了解,2018年马珺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五年来,她围绕教育方面热点、难点问题提交多个提案建议,认真履行政协委员职责,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好的教育体验。
一份份高质量提案,就是最好的见证。2018年,马珺针对校外培训机构乱象,提出《将解决中小学课外负担重问题落到实处的提案》,建议由政府主导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整顿和管理;2019年,提交了《关于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提案》,被评为当年全国政协的重点提案;2020年,马珺《关于发挥高校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作用的提案》中的建议被教育部采纳。2021年提交了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提案;2022年提交了关于做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提案。
2023年,马珺再一次当选新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今年她一口气带来了三个提案,关注大河报·豫视频,为您逐个揭秘提案内容。
【高铁故事网友说】
@网友棋童:
让我记忆最深的一次坐高铁,就是在疫情期间出差。当时人在沈丘,同行人员行程有变动,不能带着我们回郑州。当时已经晚上7点,我和同事当即买了7点15分沈丘回郑州的高铁票,一路火花带闪电,紧赶慢赶总算是坐上了,当时真的就想,还好有高铁能带我回家。
@网友Banber:
结婚前我很宅,周末总一个人看看电影看看书,结婚后这种生活变了。媳妇喜欢出去玩,每到周末都想着去哪儿玩,早早开始研究攻略。跟她出去游玩过几次后,我慢慢喜欢上了旅游。
随着我们去的地方越来越多,我喜欢上了坐高铁,忙碌了一周后,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待上两天是一种放松。跟媳妇在一起,感受这个城市的陌生和新奇,这种探索的感觉让我们都很惊喜。现在我和媳妇结婚已经5年了,我们还有很多地方要去,希望我们与高铁的故事一直继续。
@网友长安少年:
最难忘的高铁故事是2013年春天去北京,那年我大三,去北京一家媒体单位实习。之前我没有去过北京,也没有坐过高铁,内心对即将开始的实习、工作生活既充满向往,又充满了不确定感,不知道究竟将会如何。一路上想了很多,看着窗外疾驰过的各种景物出神,过武汉、郑州、邯郸、石家庄、保定,最后到北京时,高铁在城市外围开始减速,看着这样一个大城市,密集的建筑群,对这个城市有了第一印象。
后来我在北京工作、生活。我也很多次坐高铁出差,去过很多城市,但最难忘的还是第一次坐高铁来北京,那时我21岁,第一次去省外大城市,开启了人生的新一页。
@网友韩翼:
最难忘的一次高铁经历,是2019年元旦去西安时。
那时候我工作有四五年了,还没有结婚,去西安看望一位朋友,当年我们互相都有好感,但也止于好感,因为各种原因并未走到一起。
从郑州出发,两个多小时就能到西安,高铁拉近了城市的距离,也让朋友更多地重逢。已有两年没见了,本以为会聊很多,其实真见面时也只是嘘寒问暖,聊一聊现在的工作、生活,但朋友见面就已经很开心、知足了。
郑州到西安这么近,我们约定以后周末、假期时都可以见。不过后来我们并没有再见,我们依然在微信上聊着彼此的工作生活,还是跟以往一样。
那次高铁之旅我经常想起,心里默默祝福她。(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康亚飞 王新昌 实习生 王鹏飞)
关键词:
洛阳 西安 高铁
责任编辑:青山
上一篇:河南再添两家“国”字号旅游休闲街区
下一篇:奋进的春天丨文旅融合打造漯河“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