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话清明
发布时间:2024-04-05来源:河南日报

  主持:本报记者 李力 贺新

  嘉宾:省社科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魏淑民

  省社科院人口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陈东辉

  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曹根记

  清明流变:节气和节日

  主持:春暖花开时,清明悄然到。清明是中华文化沃土孕育的传统节令。它既是节气也是节日,因“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而得名。2008年,清明节首次被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请介绍一下清明节的由来。

  魏淑民: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候的特点有关。据《岁时百问》记载:“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早在汉代,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已然进入先人的生活世界。后来,正是在与寒食节、上巳节的合流交融中,清明节气逐渐被接纳扩容,在唐宋时期成为人们广为认同的重要传统节日。

  寒食节历史悠长,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汉代以前,其主要习俗是禁火,而且时间较长,甚至一月为限。汉代确定寒食节为清明前三天,唐宋时期减为清明前一天。寒食节禁火习俗的形成,民间广为流传的说法是源于对忠臣义士介子推的纪念。事实上,周代已有禁火之俗,缘于上古时期人们钻木取火,季节不同所用木材不同,换季时须改火,每次改火均换取新火,故新火未到之前禁止民间生火。当该节日增添了扫墓、游乐元素时,意味着逐渐向清明节转化。据《唐会要》记载,唐初民间在寒食节扫墓、郊游的习俗已经蔚然成风,虽经唐高宗李治龙朔二年(662年)下诏禁止,结果禁而不止甚至愈演愈烈,故玄宗开元二十年(732年)颁行饬令顺应民情,准许寒食上墓行拜扫之礼,并给予各级官员假期以便从容行事。晚唐、宋代以后,禁火食冷之俗转衰,“清明”之称渐多。现代以来,百姓普遍只知“清明节”而不记得“寒食节”之名。

  上巳节是指以干支纪日历法中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三月上巳日在水边祓禊的活动在春秋时期就已形成,魏晋以后改为三月初三。最初巫术色彩浓厚,节日习俗主要是在水上招魂续魄,祓除不祥。从汉代到唐宋,上巳节一直非常盛行,节俗内容不断丰富,有曲水流觞、走马骑射等活动,娱乐性逐步增强。迨至唐宋,上巳节已转变成一个以宴饮娱乐为主的节日。宋代之后,上巳节的活动事项逐渐融入了清明节。

  由此我们可以知晓,唐代以前,清明长期作为季节时序标记的节气存在,之后渐次融合了时间相近的上巳节、寒食节习俗,变成了一个以祭祀、踏青为主要习俗的节日。唐宋时,三个节日开始呈现融合趋势。宋代之后,上巳节的原始意义和寒食节的纪念意义逐渐淡化,清明最终演化成为以扫墓踏青为主的新型综合性传统节日。

  清明主题:祭祀与踏青

  主持:刚才魏淑民老师介绍了清明节的流变,我们知道,清明节的两大主题一是祭祀,二是踏青。家国同构是中国传统国家治理的基本逻辑,家、国两个层面在清明祭祀中均有鲜明体现。请详细介绍这方面的内容。

  陈东辉:清明节的祭祀主题发展到今天,有三块重要内容。一是祭祖先。祖先崇拜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位置,甚至发展成为一种深深植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信仰体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清明扫墓祭祖,子孙在感念祖先庇佑的同时,也追思其美德懿行。追思的意义既有对逝者的崇敬,更在于对后来者的鞭策和约束。祖先留下的家风家训会在一次次祭拜活动中逐步渗入子孙的血液。通过庄重的具有仪式感的清明祭扫,后来者会从内心深处生腾出一种把祖先盛德发扬光大的强烈意愿。二是祭圣贤。圣贤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圣贤往往因其高尚的品德、完美的人格、深邃的思想、突出的贡献为人们所崇敬。所以,祭拜圣贤也成为清明祭祀的重要活动。北宋时期,就有清明祭拜诗人柳永的活动,“多载酒肴,饮于耆卿墓侧”,时称“吊柳会”。今天,影响最大的是对人文始祖黄帝的祭拜。每到清明前后,在新郑黄帝故里和桥山黄帝陵都有盛大的祭拜活动。巩义南窑湾杜甫故里、洛阳龙门东山白园、郏县三苏园,清明时节祭拜的人络绎不绝。人们祭拜圣贤,就是为了弘扬圣贤的美德。三是祭先烈。先烈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前辈。清明时节,人们到革命烈士陵园祭拜,就是为了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继承先烈遗志。清明祭拜,可以使人们常存虔诚之心,敬重祖先、敬重圣贤、敬重先烈,形成敬祖孝亲、尚贤崇德、牺牲奉献的社会风尚。

  魏淑民:清明祭祀既有家族祭祀,更有国史层面的社会公祭,对象不仅有人文始祖炎黄二帝,也有诸葛孔明等广为传颂的历史文化名人。

  清明是传统三大鬼节之一,从家族祭祀层面来讲,清明祭祀的对象,主要是祖先和去世的亲人,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死者的思念之情。时间不拘清明当天,一般在清明前后,各地略有差异。

  炎黄公祭。炎黄二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公祭制度源远流长。历史上,河南新郑有三月初三朝拜黄帝的传统。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轩辕黄帝出生于轩辕之丘,统一天下后定都于有熊。据《山海经》等史书记载,有熊国在今河南新郑,轩辕黄帝故里在新郑。1992年,新郑市开始举办寻根拜祖活动。2006年,升格为“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已成为维系海内外同胞、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深化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炎帝陵祭祀源于黄帝,源于秦,始兴于汉唐,盛于宋,定制于明清。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形成了完备的规制祭祀,有官方祭祀和民间祭祀两种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受到海内外华夏儿女的关注,规模愈发隆重,成为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精神纽带,是传承炎黄文化、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载体。

  历史文化名人公祭。典型者如诸葛孔明春祭。诸葛亮其人其事家喻户晓,躬耕南阳、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等典故广为传颂。千百年来,民间、官方的诸葛春秋祭祀绵延不绝,并开启了诸葛武侯形象不断神化的历程。

  曹根记:随着革命传统教育的开展,祭奠的对象扩展到革命先烈,借清明节祭扫烈士陵园成为一种风尚。清明节时组织青少年到烈士陵园扫墓,到英雄纪念碑、纪念馆、故居、遗迹瞻仰献花,举行入队、入团、成年礼等仪式,是非常生动具体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也是凝聚全世界中华儿女精神力量的文化举措。

  主持:清明节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清明节踏青和饮食,有哪些传统和特色?

  曹根记:与其他传统大节不一样,清明节是融合了“节气”与“节俗”的综合节日。清明从节气上看,排在春分之后,此时天气回暖,到处生机勃勃,人们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可谓顺应天时,有助于吸纳大自然纯阳之气,驱散积郁寒气和抑郁心情,有益于身心健康。踏青,也叫春游,古代称为探春、寻春。古诗词中,有大量描述清明踏青游春的情形。比如,“今年寒食好风流,此日一家同出游。”(唐代元稹《寒食日》);又比如,“梨花风气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宋代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再比如,“清明日,都市人出郊,田如市,人们游玩于田野园圃之间,至暮而归”(《东京梦华录》)等,生动地反映了古人在清明节踏青游春、尽享春光的热闹情景。

  陈东辉:文化的灵魂是生活。清明文化始终蕴含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一是踏青游乐。“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这首诗写的是宋朝时清明春游的场景。正是梨花盛开的清明时节,惠风和畅,气候宜人,半城的人都来到郊野寻找春天的气息。他们沉醉在春天里,弹奏歌唱,欢愉戏谑,直到太阳落山才尽兴而归。

  二是竞技娱乐。古代人们经常在清明节举办各种竞技娱乐活动。唐人喜欢荡秋千,荡秋千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青春的张扬,唐玄宗称之为“半仙之戏”,当时有在清明节举行荡秋千比赛的风俗。明清时期,人们喜欢在清明节射柳和放风筝,“永乐中,禁中有翦柳之戏,即射柳也”。明朝田汝成在《西湖清明节》中说,“苏堤一带,桃柳阴浓,红翠间错,走索、骠骑、飞钱、抛钹、踢木、撒沙、吞刀、吐火、跃圈、筋斗、舞盘及诸色禽虫之戏,纷然丛集。”

  三是祈福辟邪。杨柳生命力旺盛,插杨柳寓意祛病辟邪、护佑平安。魏晋南北朝时就有清明节杨柳插门的风俗。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说,“取杨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两宋时期,民间有清明节门上插柳的习俗。“家家以柳条插于门上,名曰明眼”,“人家皆插柳满檐”。明朝流行“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的谚语。

  魏淑民:各地清明节令食品也多有不同。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食品分吃。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合流之故,晋中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俗,一些地方还保留着吃冷食的习俗,如在山东,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红枣、豆子,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哥”,象征阖家幸福团圆。南方清明还有食青团的习俗,将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捣碎,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以芦叶垫底蒸熟,色泽鲜绿、香气扑鼻,是当地最有特色的清明节令食品。

  清明情怀:追远及继志

  主持:刚才各位老师从历史层面谈了清明节的流变及主题。从文化层面来看,其内涵又体现在哪些方面?

  曹根记:清明扫墓与踏青,本来是两个不同的文化主题,宋以后慢慢融为一体,并不断地被赋予文化意义。清明节祭祖扫墓、追念先人功德的活动,与中国文化深层的祖先崇拜、孝道的文化传承有着深刻的关系,这种文化正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得以和谐稳定发展的支柱。人们将扫墓与踏青结合,还有生命更替的意义,在古人与今人、前人与后人之间建立和谐的代际关系,进而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这也是清明节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间根基。

  清明祭祖是中华文明优良传统。祭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文化活动,不仅源远流长,而且被看作是头等重要的大事。我们知道,国史和国家文明史的传承,是靠个人和家庭的传续来完成的。逢年过节特别是清明的祭奠仪式是个体与历史连接的精神纽带。清明时节对祖先“祭之以礼”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续展开新的有机构成。

  清明祭祖是中华民族寻根谒祖的心愿满足。人们之所以缅怀先人、祭祀祖先,是因为他们是我们的先祖,他们的辛劳和奋斗是我们继续前行的起点,这是尊重生命与敬畏历史的不绝之流。天下之人皆有本源,个体之祖先赖于血缘所系,民族之祖先显于象征血缘。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的交融时代,“我是谁”的心灵追问和寻根意识依旧没有消失,或招之聚于华夏,或去之散于五洲,公祭人文始祖或回家扫墓上坟谒祖,这种祭祀礼仪正好满足了海内外华夏赤子的心愿。

  清明祭祖是中国文化教化的重要形式。清明祭祖活动是无形的心理感受和有形的礼仪行为相结合的礼仪形式。我们对祖先的祭祀是一种道德信仰,是表达情感的礼仪之举。不仅是发自个体情感的感恩与缅怀,更为重要的在于慎终追远、继志述事,是继承先人遗志、发扬光大其精神的积极举措。正如冯友兰说的:“行祭礼并不是因为灵魂真正存在,只是祭祀祖先的人出于孝敬祖先的感情。所以礼仪的意义是诗的,不是宗教的。”这种庄重的仪式是一种情感的、礼仪的、道德意义上的真实。《礼记·祭法》说:“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今天我们通过祭祀活动,营造祭祖敬宗、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以和为美、以和为善、以和为贵,使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民族欣欣向荣,敬宗祭祖、缅怀先贤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清明文化:传承与发展

  主持: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清明文化,在不断发展演进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财富。我们该如何对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曹根记: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全球化时代,各个民族不管是艺术创作还是节令习俗,都是对自己生存方式的一种表达。所以,凡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传统文化,恰好是与自己的身心结合得最紧密的文化。现代社会,对于清明节,我们可以不必拘泥于传统的形式。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时下出现了“网上墓园”,人们可以在这种虚拟的墓园里设置已逝亲人和祖先的一块墓地,清明时可以进行网上扫墓,在这个网上专页中献花、留歌、点烛、留文,表达怀念和敬慕。祭奠逝者,本来就是为了满足一种精神需要,是一种精神活动。网上纪念,可以跨越时空,让被纪念者的生命故事永远流传、精神融入永恒,让纪念者与被纪念者的精神交流和对话,不受时空的限制而自由进行。

  陈东辉:我想强调的一点是激活,激活传统文化资源,使其在新时代绽放异彩。一是农耕文化资源。农耕文化是清明文化的重要内容。东汉《四民月令》记载:“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中原地区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清明后,谷雨前,又种高粱又种棉”的谚语。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二十四节气的产生地,可以在黄河两岸打造清明农耕文化体验基地,建立城市亲子游团队,让早已远离农耕生活的孩子们亲近自然,感受泥土的芬芳。

  二是诗词文化资源。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以清明节为主题的诗词很多。最有名的是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此外,还有“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听风听雨过清明”“佳节清明桃李笑”等佳句。要将这些资源有效利用起来,建立清明诗词文化园,让人们在游园时体会诗词文化的无穷魅力。

  三是文化旅游资源。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生动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的城市生活和贸易场景,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目前,开封有清明上河园,开发了汴绣“清明上河图”文创产品,举办了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既打响了开封文旅的品牌,又取得丰厚的经济效益。可以借鉴“唐宫夜宴”的成功经验,运用大数据时代新的技术手段和传播方式,让更多《清明上河图》之类的文旅产品动起来、活起来、火起来。


关键词: 清明


责任编辑:青山

上一篇:黄帝故里园区上新 从连廊浮雕溯源中华文明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