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22年度河南农业十大榜样人物
发布时间:2023-01-09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民是主体,人才是关键

  盘点2022年度河南农业十大榜样人物

  事靠人做,业由人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民是主体,人才是关键。无论是钻研农业几十年的专家学者,还是选择投身农业的“农创客”“新农人”,河南农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这些榜样的力量。大河助农团为您盘点2022年度河南农业人物,看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如何发光发热,为河南农业发展贡献力量。

  张新友:河南种业第一股“掌门人”

  2022年12月7日,河南秋乐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上市,成为河南育种行业第一股。这个河南种业第一股的掌门人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省农科院院长、神农种业实验室主任——张新友。

  张新友是著名的“花生”院士,从1984年起,他带领科研团队培育出“豫花”“远杂”系列花生品种50余个。其中,“豫花7号”“豫花15号”“远杂9102”“豫花37号”等品种成为我国北方花生产区不同时期的主导品种。

  茹振钢:40年为麦痴狂的“粮财神”

  世界小麦看中国,中国小麦看河南。2022年,河南小麦产量继续稳定在700亿斤以上。而说到河南小麦,就绕不开茹振钢这个名字。

  40年为“麦”痴狂,终成正果。如今,在全国14亿人吃的馒头中,每8个就有一个来自于他培育的小麦品种。他的百农系列,累计种植超5亿亩,成果价值高达600多亿元,农民发自内心地称他为“粮财神”。

  郭天财:手机24小时不“打烊”的小麦专家

  2022年,河南小麦再创新高。“要想创高产,种啥?咋种?咋管?得问郭老师!”在河南,这是农民口口相传的一句话。而农民口中的郭老师,就是河南省著名小麦专家、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

  郭天财不仅是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也是河南农业大学作物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小麦栽培方向学术带头人,他带领课题组依据河南生态生产条件和小麦生长发育特点,集成了选用优良品种、测土配方施肥等关键技术,使河南小麦亩产由1949年的85斤提高到目前的850多斤,比世界平均水平高近1倍;全省小麦总产量由51亿斤增加到720多亿斤。

  王偌飞:用数字技术“种”辣椒的新农民

  2022年省委书记两次调研辣椒产业,都选择了王偌飞的辣椒基地,这让王偌飞2022年在河南农业圈里“存在感”拉满。今年35岁的他从打拼十年的深圳回到家乡漯河后,便一头扎进了辣椒产业里。

  返乡后,他创立了河南益民控股有限责任公司。3年来,他深耕辣椒产业培育,探索推行数字化、标准化、精细化发展模式。在壮大产业的同时,创新“三方分享”利益联结、二次分红联农带村、托管服务增效共享等运营模式,有效带动了村集体和农户共同发展。

  2022年,他所代表的临颍数字辣椒产业模式在第五届郑州农博会上更是大放异彩,辣椒已经成为河南农业的一张新名片。

  王桂凤:土地里走出的全国十大农民女状元

  2022年又拿奖了!王桂凤主持的“玉米籽粒硬度调控的分子机制”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2022年度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直接经费252万元。

  与科班出身的教授不同,王桂凤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老家地处黄河故道的新乡县杨任旺村,只有高小文化水平,同时她也是著名的全国十大农民女状元。

  虽然没有学历,可是她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1997年,她培育的水稻新品种“豫粳6号”,确定为“九五”期间国家重点推广品种,享受国家新品种“后补助”。“豫粳6号”推广面积遍布河南、山东、陕西、江苏、安徽等地,每年销售量达500多万公斤,黄河流域种植面积达80%以上。

  张庭莲:带领大别山革命老区群众致富的女书记

  张庭莲是党的二十大代表,也是信阳市平桥区龙井乡南雷村党支部书记、信阳农林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她带领村民们共同研究构思的稻草艺术手工品,既解决了秸秆处理难题,又带动了当地旅游业发展,废弃的秸秆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黄金草”。在张庭莲的生产车间门口,有一条标语“让群众富在产业上”。

  返乡创业以来,张庭莲的公司累计培训了300余人次,为600余人次提供就业岗位,带动帮扶龙井乡5个行政村94户191名困难群众,间接带动了几百名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裴春亮:不一样的全国人大代表

  有那么多村支书,裴春亮为什么能当上全国人大代表。从2006年开始,裴春亮带领党员群众一道,制订实施村级发展规划,前3个五年规划如期完成,30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让裴寨村变了样。当地政府依托裴寨新村,整合全乡11个行政村1万多人建成了裴寨社区,让裴春亮带领更多群众一起发展。

  时至今日,裴寨村人均年收入由2005年的不足千元增长到2万多元,不但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示范村”“文明诚信示范村”,2017年还被评为“全国文明村”。

  徐明凯:养鸽子成创业典范的“鸽子大王”

  在河南省2022年高素质农民创业创新大赛上,获得成长组一等奖的徐明凯是个“鸽子大王”,而且他还是国家认证的高级育翔师。

  徐明凯不仅把自己的鸽子事业经营得红红火火,更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近三年投入科普工作28.2万元,培育科技示范户2108户,开展技术培训48次4200人次,开展科普讲座47次3780人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位“鸽子大王”采用“专业农民合作社(育种基地+研发基地+加工基地+营销回收)+农业养殖户(商品鸽)”的模式,通过全产业链运作,已经成为当地乡村振兴创业的典范。

  王毅博:研究“泥土哲学”的海归硕士

  今年32岁的王毅博,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留学于美国纽约新学院大学,曾在北京新东方学校任GRE讲师。受父母经营饭店的影响,他认为一定要选用好的食材才能烹饪出好菜肴,而好的食材必然是纯天然、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2017年回到家乡后,王毅博没有去父母经营的饭店帮忙,而是一头扎到父母创立的汝蓝庄园里,想要靠自己的力量种出健康无污染的农产品。

  2022年,经过改良土地品质,优化种植模式,引进优质品种,逐步走向有机农业种植道路,汝蓝庄园被确定为省“四优四化”种植示范基地,还有效带动了当地的村民就业。

  杨新芳:致力当“番茄大王”的80后农民

  2022年,在汝南县举办的2022河南优质番茄产业发展观摩研讨会上,杨新芳掷地有声地表示,“希望番顺番茄代表中国番茄走向世界”。

  “种番茄在别人眼里可能是一件小事情,在我眼里却是一个大产业。如果现在要我谈梦想,那便是把鑫芳农业公司打造成中国最大的品牌优质番茄种植基地。”杨新芳说,他花了整整7年的时间,专注一件事,以匠人之心,用匠人精神,专注一个产品,对他的番茄种植基地几乎是寸步不离,对“番顺”这个品牌也倾注了全力,他希望有一天自己头上能够多一个称谓——“番茄大王”。(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韦展 姜雨璐)


关键词: 河南 农业


责任编辑:青山

上一篇:扛稳粮食安全责任 河南这样建设农高区
下一篇:全面展现河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生动实践 30部视频60幅照片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