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景网讯 观摩乡村振兴示范区,查看特色产业发展,交流典型经验做法……9月19日,洛阳市乡村振兴观摩推进会在伊川召开。洛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观摩团成员一路走、一路看,学经验、谈感悟,到一线感受全市乡村产业、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等工作取得的阶段成效。
此次观摩活动,更加坚定了洛阳市落实乡村振兴“151”工作举措和“4+2”重点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将奋力开创新时代乡村振兴新局面。
“六大变化”
乡村振兴成效显著
昔日跑土、跑水、跑肥“三跑田”,今朝保水、保土、保肥“三保田”。伊川伊河西岸5000亩高标准农田整治项目,得益于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原来的荒滩正在旧貌换新颜。
目前,伊川县已完成土地平整2983亩,完成耕作土层铺设1098亩,全部工程将于11月底前完工,最终实现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项目建成后,伊川将托管北大荒农服集团运营,通过标准化、数字化的田间管理,农机装备提升,节本增效技术运用,打造“智慧型”高标准农田示范基地。
两年来,洛阳市坚持把乡村振兴作为事关全市发展全局的“三项重点工作”之一,以农民增收为首要任务,以“151”工作举措为总抓手,以“4+2”重点工作为阶段性重点任务,有力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明显成效——
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特色产业总产值达303亿元;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35.59万头、160万只,带动3.2万农户参与养殖,产值达到14.32亿元;民宿产业发展全面起势,谋划乡村民宿集群29个,建成规模以上高端精品民宿集群4个、民宿459家,带动户均增收5万元以上。
供排水一体化加速推进。全市2120个行政村完成建设任务,占比75%,完成户厕改造5.1万户、占年度任务85%。上半年,洛阳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位列全省第一、乡村建设位列全省第三。
乡里中心建设提质增效。全市2823个行政村已建成乡里中心1539个,占比54.5%,乡里中心正在成为群众愿来、想来、常来的服务中心、活动中心、交流中心。
“三大举措”
乡村振兴再涌新潮
今年,洛阳乡村振兴如何发力?洛阳市乡村振兴观摩推进会提出“三大举措”——
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发展特色富民产业。在持续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及后评估发现问题整改等相关工作基础上,抢抓特色种植、牛羊养殖和民宿经济产业,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持续促进农民增收。
以宜居惠民为目标,加快推进乡村建设。结合洛阳实际,要统筹开展城乡供排水一体化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村”创建和集镇建设,促进乡村美丽宜居。
以乡里中心建设为载体,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充分发挥乡里中心建设为农、惠农、便农作用,统筹推进“五星”支部创建、“三清两建”等重点工作,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洛阳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要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迎难而上、善作善成,持续将乡村振兴‘151’工作举措、‘4+2’重点工作向纵深推进,奋力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中担当作为。”(本报记者 李宗宽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范坤鹏)
关键词:
洛阳 脉动
责任编辑: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