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权超市”上线 动动手指就能“拍”块农用地
发布时间:2024-08-20来源:顶端新闻

  新景网讯  动动手指,农村产权就可线上交易,并且全程留痕,既有效率又让人信服。

  近年来,濮阳市南乐县的“农权超市”,带动该县农村产权交易进入“e时代”的同时,也探索出了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的“南乐模式”。

  动动手指,20分钟“拍”下农用地

  眼下,来自南乐县谷金楼镇王方山固村的返乡创业大学生王炳欣正忙着筹备扩建鸡舍,继续加码青年鸡(青年鸡是指7到20周龄的母鸡)养殖事业。

  上个月,这名“85”后“鸡司令”以网络竞价的方式“拿下”了村集体的一块设施农用地。“竞争很激烈,包括我在内一共有8名竞拍者,‘缠斗’了近20分钟,先后出价90多轮,最终我以3360元/亩/年的出价胜出。”

  尽管成交价高于预期,王炳欣依然很有信心。“计划搭建2套鸡棚,同时可饲养12万只青年鸡,按每只3元的毛利润计算,一个饲养周期(2个多月)下来,毛利润有30多万元。”

  王方山固村党支部书记田雪玲也算了一笔账:“王炳欣承包的这块地,挂牌底价为1300元/亩/年,最终溢价158%成交,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2.5万多元。”

  这笔双赢的交易缘何而起呢?田雪玲介绍,今年初,王方山固村集体耕地的承包合同即将到期,南乐县“农权超市”将这块地的承包经营权“上架”竞拍,引来王炳欣的关注。“今年以来,我村通过‘农权超市’流转出去的耕地已超过180亩。”

  啥是“农权超市”?“简单说就是我们县的一个网上平台。”南乐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用户登录“农权超市”,看到的是一批特殊的“商品”:112平方米冷库出租、24座高效恒温食用菌大棚出租、780米河道地出租、30.7亩集体耕地流转……这些“商品”带有清晰的图片、文字说明,等待各路客商通过网络挑选。

  “农权超市”已交易641宗,成交金额3300万余元

  南乐县是全国35个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整县(市、区)试点之一。“农权超市”是该县探索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新模式的具体实践。

  据南乐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负责人赵广涛介绍,2023年4月6日,南乐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揭牌,其运营的南乐县“农权超市”同步上线。首批“商品”是该县的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农村集体资源性资产经营权,比如村集体大棚租赁、村集体耕地流转等。截至目前,“农权超市”已进场交易641宗,成交金额3300万余元,为村集体创收670万余元。“农权超市”让农村产权交易更透明。“预挂牌、协议转让、竞拍等所有交易环节,都统一信息发布、统一交易规则、统一交易流程、统一交易鉴证,并由南乐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监督管理。交易全程网上‘留痕’,村民可随时随地查看。”赵广涛说。

  目前全县有226个行政村进场交易,覆盖率70%。接下来,南乐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将把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四荒”使用权、农业生产设施设备等纳入“农权超市”,不断拓展“农权超市”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盘活农村资产要素,助力乡村振兴。

  专家点评

  “农权超市”,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城市发展研究部陶冶

  高质量建设“农权超市”,有利于增加农村集体收入和农民财产收入,吸引城市要素流向农村,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一方面,可以盘活农村闲置资产,提高农村资产的流动速度,让农村集体资产在市场引导下释放出更高价值。促进农村资产保值增值,带动共同富裕。另一方面,可以优化配置城乡要素资源,引进更多外来资金与先进技术人才,提升乡村产业化水平,提高农村组织化程度。

  在规范农村产权交易活动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制度的制定,使得交易更加规范化、公开化和阳光化,有利于维护农民的基本利益,改变其弱势地位。

  长效化、活力化建设需要重点关注

  郑州大学公共事业管理系主任、博士梁思源

  “农权超市”作为探索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模式的创新实践,值得肯定。

  有利于资产盘活。通过建立具有公信力和认可度的交易平台,吸引更多交易主体,从而形成市场竞争价格,拓展交易市场,盘活农村资产要素。有利于效率提升。交易主体精准匹配,提高交易的效率和频度。提供惠农贷款等方式,减轻交易主体经济负担,促进交易的完成。有利于共同富裕。通过农权市场的形成,利用招拍挂等方式,有利于农村产权资源朝高回报率方向配置,从而增加村集体和农民收入,提升共同富裕程度。

  下一步,需要重点关注“农权超市”的长效化、活力化以及抗风险能力的提升。(记者 孙益锐 实习生 王昊楠)


关键词: 河南 农权超市


责任编辑:白云

上一篇:北大、河大将对话河南知名高中
下一篇:从“散装”到“精装” 蝶变有何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