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河南 和谐共生丨天更蓝 地更绿 水更清 绘就美丽河南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3-08-12来源:河南日报

  编者按

  今年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本报从今日起推出“大美河南和谐共生”系列报道,从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水、气、土等生态环境指标看显著变化,从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看建设成就,从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看低碳发展,集中展示我省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和经验做法,加快推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美丽河南。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我省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老百姓最有获得感和幸福感,也最有发言权。

  最近一段时间,河南省航拍协会的曲帅超经常有“大片”问世,引得同行们十分羡慕。“好的摄影作品需要看天的‘脸色’,这些年,河南的天更蓝了,地更绿了,水更清了,环境更好了,能拍到的好作品也就越来越多。”8月11日,曲帅超对记者释惑道。

  在曲帅超的电脑里,已经储存了上万张全省各地的“风光大片”,记录了河南山川河流、生态环境之变。

  如今,越来越多和曲帅超一样善于发现美的摄影“发烧友”正用相机记录下一幅幅河南美景。坐标郑州市郑东新区中道西路36号,站在河南水投大厦22层综合部拍摄窗外的龙子湖,已成为杨其格的一大爱好和习惯。他的照片见证了龙子湖的春夏秋冬,也见证了龙子湖及其周边环境的美丽之变。

  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数据是有力的证明。来自省生态环境厅的数据显示,从长期来看,2018年至2022年,全省PM2.5、PM10平均浓度下降率均超过20%,国控断面劣Ⅴ类水和省辖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面消除。

  “今年前7个月的数据更是喜人,全省优良天数131天;特别是4、5、6、7月连续4个月多项指标达到近年来最好水平,且PM2.5浓度实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达标;5、6月份优良天数同比分别增加5.6天、3.3天,在全国各省份中均排名第一。”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说。

  环境好了,郑州市民张婷一下班就喜欢拉着闺蜜一起在CBD如意湖畔漫步。“傍晚的空气很是惬意。”张婷说。

  如今的中原大地,沃野千里之上,放眼望去满是绿色,秋作物长势喜人。这得益于我省持续推进净土保卫战,强化源头治理,落实风险管控,全省土壤质量总体稳定、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为国家粮食核心区和人居环境安全提供良好环境保障。

  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可感的不仅是清新的空气和脚下的土地,还有被誉为“生命之源”的水。傍晚,家住濮阳市华龙区金堤路光明花园的杨洋打开水龙头开始做饭,她用的水就来自数百公里外的丹江口水库。“丹江水的确甘甜得多,现在烧水壶里连水垢也没有了。”杨洋一边接水一边笑着说。

  2021年年底,濮阳市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一个省辖市“一张水网覆盖、一家公司运营、一个模式管理、一个标准服务”的城乡供水模式,全市400万城乡居民同饮一江水。

  随着南水北调受水区不断扩大,截至目前,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建成通水的区域已覆盖我省11个省辖市市区、49个县(市)城区和122个乡镇,受益人口达2900万。

  每一天,南水北调中线渠首生态环境监测应急中心的工作人员都很繁忙。他们在入库河流、汇水区和丹江口库区共设置21个手工监测点位,还建有14个自动监测站和2个浮标站,做到对入库河流、汇水区和库区水质监测全覆盖,确保南水北调水质安全,守好这一库碧水。

  近年来,黄河出豫水质稳定保持Ⅱ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持续保持Ⅱ类及以上标准,保障了“一泓清水永续北送”。

  随着深入实施碧水工程,持续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全省污水处理能力1167万吨/日,年处理污水量35.5亿立方米,城市和县城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97%、93%。四大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总体达到70%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100%。

  生态环境好不好,鸟儿用翅膀投票。今年以来,鸟类摄影爱好者张先生在黄河滩区拍摄时,发现珍稀鸟类更多了。他的照片发在自媒体公众号上之后,便迅速吸引了众多粉丝围观。

  “河南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源于我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如今,大美河南的新画卷已徐徐展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美丽河南渐行渐近。(本报记者 谭勇)


关键词: 美丽 河南 新画卷


责任编辑:青山

上一篇:河南省召开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片等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专项督察反馈会议
下一篇:大美河南 和谐共生丨守护绿水青山好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