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里的老家河南丨“羊倌”张道江的育种路
发布时间:2024-02-05来源:河南日报

    农谚道:二十六,炖羊肉。说到羊肉,当了16年“羊倌”的张道江有一肚子话说。

  “我们养出来的羊肉质细腻,鲜嫩多汁,膻味小,与一般羊肉不同。”2月2日,在浚县新镇镇兰庄村鑫林牧业有限公司,记者见到了正在羊舍给羊喂食的该公司总经理张道江,他谈及自家羊肉的优势如数家珍。

  “为啥不同?”记者问。

  “品种不同!市面上饲养的品种大多是小尾寒羊,我们的品种是黄淮肉羊,是全省第一个优良肉用种羊品种。”张道江言语中透着自豪。

  据了解,黄淮肉羊是以杜泊羊为父本、小尾寒羊或小尾寒羊杂交羊为母本,经过杂交创新、横交固定和群体扩繁培育而出,是全国首个多胎肉羊新品种。然而,让记者没想到的是,眼前这位穿着朴素、在5栋羊舍中来回穿梭的“羊倌”,也是黄淮肉羊的育种者之一。

  “黄淮肉羊是我们公司与河南牧业经济学院联合培育的新品种,填补了我省肉羊育种领域的空白,并于2020年荣获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新品种认证。”张道江告诉记者,对于非畜牧专业科班出身的他来说,走上肉羊育种之路纯属偶然。

  原来,2010年,已经从事三年小尾寒羊养殖的张道江发现该品种伤亡率高、效益低,辗转多地考察后从山东东营引进了一批适应性强、生长发育快、耐粗饲的杜泊羊,并试着与家中饲养的小尾寒羊配种,当年便产出200余只体型好、生长快的羔羊,并为他带来了近30万元的收入。

  “周边村民看到这个杂交羔羊效益不错,纷纷买去给自家养殖的小尾寒羊配种,进行品种改良,这也坚定了我扩繁杂交育种的信心。”张道江说。

  好景不长。2011年“五一”前后,张道江的杂交羊陆续出现一些疾病,他开始通过电视、网站等平台寻求技术帮助。一次,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动物科技学院权凯教授在电视上播出的养殖技术讲座吸引了他的注意。

  “听完讲座,我就与权教授取得了联系。”张道江说,听完他的情况介绍,已在羊生产领域钻研多年的权凯教授很感兴趣,没过多久便到他的羊场进行了实地考察。

  而后,张道江的公司就与河南牧业经济学院联合成立肉羊项目课题组,历经黄淮肉羊中试试验,省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农业农村部检测鉴定,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羊业委员会材料审定、现场鉴定通过并颁发证书,“黄淮肉羊”新品种正式诞生了。

  “黄淮肉羊较现有地方品种每只羊年生产性能可提高20%,增收50%以上。公司现存栏黄淮肉羊3500只,核心群1500余只,带动和发展规模养殖场30个,养殖专业户150户,已成为黄淮肉羊育种与产区制种的专业化公司。”张道江表示,未来将在权凯教授团队的技术支持下不断扩繁,加快优良品种推广,让更多高品质、高营养的优质羊肉产品出现在老百姓的餐桌上。(河南日报记者 陈晨 蒋晓芳)


关键词: 老家河南


责任编辑:青山

上一篇:豫博里的中国丨精灵古怪的楚风“神兽”,你爱了吗
下一篇:春节不知道去哪玩?“春满中原·老家河南”主题活动全省5地精彩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