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为媒 院县“联姻” 跨越十余年的“双向奔赴”
发布时间:2023-09-17来源:河南日报

  新景网讯  “多亏省农科院专家团队送来的新成果、新技术,才有了俺们农场的今天。”9月13日,在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正阳)暨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县共建工作推进会上,正阳县种粮大户黄磊深情表示谢意。

  和土地打了快20年交道,在省农科院专家手把手技术指导下,黄磊愣是在土地上种出了科技范儿。

  “种上豫花37号,比普通花生一斤多卖一块多,一亩地收益能多七八百元。”望着2800亩郁郁葱葱的花生田,黄磊心里很满足,再过20天左右的时间,这里就要迎来丰收。

  豫花37号是目前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高油酸花生品种。“高油酸花生是指花生脂肪组成中油酸含量超过75%的花生,营养保健价值高,抗氧化、耐储藏、产品货架期长。”省农科院花生研究所研究员臧秀旺说,豫花37号早熟、丰产、抗逆、氮高效、适宜加工,在我省夏播生育期110天左右,完全能满足一年两熟。

  良种还需要配套良法。站在地头,黄磊指着一道道起伏的花生丛介绍,平地种花生,排水不畅,烂果多,品质差。咋办?专家支招,起垄种植!平地上起高13—15厘米。旱时顺沟浇灌,防止土壤板结;涝时易于排水,防止田间积水。如今,正阳全县花生起垄种植面积达90%以上。

  这两年,在专家指导下,黄磊尝试运用花生精准调控技术,“贵在‘精准’二字,减肥减药,在节约成本的同时,还能提质增效。”臧秀旺补充道。

  “瞅这长势,今年亩产700斤打不住!”黄磊自豪地说。如今,2800亩花生田已经成为周边种植大户的观摩田、学习课堂。

  从无名小卒到当地知名种粮大户,黄磊的成长得益于一场院县之间的“双向奔赴”。

  早在2012年,省农科院便启动实施了“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工程”,近年来又与正阳县开展“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县”共建工作。随着新成果、新技术落地生根,正阳花生产业搭上高质量发展的快车。

  “聚焦正阳主导农业产业发展全链条的科技需求,坚持群众需要什么、地方需要什么、产业需要什么,就设立什么样的项目,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布局什么样的平台。”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省农科院院长张新友表示。

  在正阳县新天地草业有限公司的厂房内,经过揉丝压块的花生秸秆新产品即将“远赴”韩国。“从粗加工迈入精深加工,多亏省农科院强大的技术支持。”公司负责人蒋金锋说。

  作为全国花生第一大县,正阳每年花生秸秆就有50万吨。针对秸秆利用产业发展瓶颈,省农科院示范推广花生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原本属于废弃物的花生秧、花生壳等变身成几千元一吨的走俏货。

  科技的种子一旦在田间地头播下,就孕育无限希望。

  在院县双方共同努力下,正阳花生一、二、三产比例由共建前的35∶28∶37,调优到目前的25∶37∶38,产业结构由“哑铃形”初步发展为“倒金字塔形”,花生的精深加工年处理量较创建前增加了近6倍,由5万吨增至32.3万吨,2022年,正阳花生品牌价值超过120亿元。

  “围绕产业需求,政府进行产业引导和政策扶持;企业提供资金和人员,建设品种技术研发平台,依托平台获取科研院所转化的技术成果;示范基地将平台转化的技术成果进行生产应用及示范推广,打造出‘政府+企业+基地+农民+科技+市场’的正阳模式,推动正阳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在全国前列。”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一级巡视员张文表示。

  据悉,农业农村部于2021年启动了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工作,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了72个县,探索在县域推进农业科技现代化的实现途径,正阳县成功入选,经过3年创建,今年4月顺利通过农业农村部组织的考核,被列为首批24个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之一。(本报记者 刘晓阳)


关键词: 科技 奔赴


责任编辑:白云

上一篇:第二届中国数字辣椒产业发展大会在漯河举行 “椒点”盛会 为“辣”而聚
下一篇:新县 织密监督网助力乡村振兴